• 叠层母排
叠层母排
+

叠层母排

是一种多层复合结构连接母排,采用定制化集成设计,方便于电气元器件的快速连接,其低电感,高载流,长寿命,高可靠性的优势,广泛应用于动车牵引系统,光伏、风能逆变,电动汽车功率单元,大型服务器,工业变频,航空航天等领域。
文件下载

测试(机械等)

发布时间Nov 13,2023

文件大小 763B

产品详情

 A&J 连接件

优势

  • 低电感,低阻抗,高载流,
  • 集成化防错设计,结构紧凑,节省内部空间
  • 可靠性高,使用寿命长
  • 定制化设计,便于组装和现场服务
  • 增加分布式电容
  • 可实现部件集成,如集成电容,电感,电阻等

性能参数

  • 额定电压:400~6500V
  • 额定电流:80~2000A
  • 工作温度:-40~105/130°C
  • 耐热耐湿性:65°C/95%H
  • 尺寸:定制化设计
  • 导体材料:铜/铝
  • CTI等级:II
 A&J 连接件

常见问题

母排设计时,载流量计算需重点考虑哪些因素?

需结合材料特性、结构参数和散热条件综合计算,关键因素包括:
 - 导体材料:铜(导电率58MS/m)比铝(37MS/m)载流量高约40%,需根据成本与载流需求选择;
- 截面尺寸:并非单纯“越粗越好”,需考虑集肤效应(高频下电流集中在表面,需优化导体厚度,通常铜层厚度建议0.3-3mm);
- 散热环境:自然冷却时载流量按“电流密度≤2A/mm²”估算,强制风冷可提升30%-50%,需参考UL 508或GB/T 2900.15中散热修正公式;
- 叠层结构:多层母排需考虑层间绝缘层的导热系数(如PP绝缘层导热系数约0.2W/(m·K)),避免热量堆积。
 

叠层母排相比传统铜排,核心优势是什么?

核心优势集中在电气性能、空间利用率和可靠性三方面:
 - 电气上,多层结构缩短回路距离,降低寄生电感(通常可低至10nH以下),减少开关损耗,适配高频化功率模块(如SiC、GaN器件);
- 空间上,通过绝缘层与导体层交替叠合,大幅缩减安装体积(同等载流能力下,体积可减少30%-50%),适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、储能逆变器等紧凑场景;
- 可靠性上,一体化结构减少螺栓连接点,降低振动下的松动风险,且绝缘层(如PP、PET)耐温等级达120℃以上,适配恶劣工况。

相关产品

电感仿真

查看

叠层母排

查看

环氧涂层母排

查看

集成式电容母排

查看

产品咨询

如果您对我们的产品感兴趣,请尽快联系我们!

+86
  • +86 CN
提交